会议回顾 | “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VOL.3225
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研讨会”于2023年12月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区顺利举办。这次会议为同仁会议,大家共同感觉到中国学术需要有学术共同体,面对元哲学、元伦理学问题形成我们中国学者自主的阐释思路。邓安庆教授在其10卷本《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导论卷”所提出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因而构成了这次会议研讨的哲学基本问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近三十位学者参与了本次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专业委员会、《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编辑部、《伦理学术》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网提供了学术支持。
开幕式
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朱会晖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田海平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江畅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教授致辞。田海平教授的致辞开宗明义,说这次会议是一个美好的机缘与机遇,大家共同意识到邓安庆教授提出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是我们学者以我们自主提出的伦理学理念来展开对西方道德哲学的阐释、评价和建构,因而,我们可以围绕这个理念共同思考、相互切磋、相互质疑、相互批评、共同成长,打造既美且好的中国本土学术共同体,真切地面对学术本身。在当下的伦理学研究中,道义实存论提供了一个伦理学术展开方式的思想平台,而对此思想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就此展开学术批评。因为这一理念本身体现了伦理学术的纯粹性、普遍性、开放性、世界性、学术性、自觉性六个鲜明特色。
江畅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聚焦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伦理学者为伦理学基础、类型与方法提出的一个新构想,是一部“守正创新之作”,它在当下中国伦理学研究中,以其纯学术性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流行的许多研究在直接服务意识中,有丧失学术品格的危险,单纯附和某种现实需要,伦理学失去哲学批判精神,为现实服务就是空话。这使得伦理学研究普遍具有社会科学化的倾向,因而使得道德哲学变成了无形上根据的“无根的伦理学”,而“道义实存论伦理学”显然是想重新建构“有根的”伦理,但伦理之根,安庆教授又不想沿着旧道德形而上学的老路去寻找,而要在伦理生活的“实存”根基从而是在实存本身的机制中来寻找,这就构成了我们今天会议的意义。
付长珍教授指出,今天中国伦理学研究要在“实存”所开启的中西伦理对话形式中“开新局”,就必须有对我们本土学者提出的新思想展开真实批评和“接着讲”的能力,这是开新局能力的本有内涵。开新局要面对实存中所呈现的真实的时代命题:实践之道提出有思想密度的论题,继而作出义理通透、古今贯通的理论阐释,这样才以明晰性的思想提供一种文明互鉴的世界性“大伦理学”的可能前景,打通中西伦理学交融互通的路径。
第一场研讨
研讨会第一场发言报告由湖北大学李家莲教授主持。
湖北大学资深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江畅的发言题目为“道义论的当代重构”。他说《道义实存论伦理学》对西方伦理的精义作出了迄今最为通透的解释,这是我们能够首先达成的一个共识。他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判断是:“道义论伦理学”不像美德论和功利论伦理学那样,是一个“流派”,而只是一个人、即康德建立的独树一帜的伦理学,却构成了现代伦理学一个最有影响力的经典范式。康德之后一直到今天,西方几乎所有伦理学家都是在批判康德道义论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伦理学,而安庆教授独一无二的特色,却在于在继承康德道义论的基础上对康德道德形上学(他称之为“行而上学”)进行“道义实存论”的奠基,以此来推进康德伦理学,因而我可以说,道义实存论伦理学基本底色是康德式的 ,是康德道义论伦理学的当代表达形式,它解决了西方伦理学本体论与伦理学相脱节的基本困境。但安庆教授的道义伦理学还需要进一步对下列问题作出更为清晰的解释,至少面临三个问题:第一,将道义论奠基于实存论,需要更为清晰地解释实存论与本体论的关系,从而在实存基础上把握书中所提出的道与义的本体论差异;第二,“伦理”这样有着明显“历史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东西,为什么能够是普遍的规范机制;第三,康德伦理学把重心放在为道德原则作先验奠基上,没有为社会提供实质的道德规范,而“道义实存论伦理学”既然将正义、爱和自由阐释为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的三大原则,那么就必须把重心放在道义原则与实在的关系上,因此,要还必须解释清楚,康德的伦理法则与这三大原则之间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法生教授围绕去年一次“家哲学”学术会议及其之后与邓安庆教授在微信中关于“黑格尔家庭伦理学与儒家家庭伦理转型”的讨论记录进行反思,他认为该著作暗含着对儒家伦理的一些批评是有道理的,因为儒家夫妇关系的确立确实不像黑格尔强调的那样,基于爱情,而是习俗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类。但如果我们又不能说儒家家庭伦理中没有“爱”,它是有爱的,只是这种爱的基础不出于自然之欲望,而是出于伦理之义,即“恩爱”。所以恩爱与其说出于“情”,不如说出于“义”,这种“义”不单纯来自自然人性,更是在共同生活中为传宗接代的使命和共同维系家庭、家族的使命中而“生发”出来。在此意义上也是可以在“道义实存”这个范式下获得更好的理解和解释。在“道”方面,《易经》“咸卦”描述了“两气相感”、“两情相悦”的发生机制,而在“义”方面,儒家夫妇伦理强调“相敬”,而在传宗接代的伦理使命中生发出来的“恩情”,都是维系儒家伦理的基本方面,因而,在道义实存的视野下,儒家也是可以把“伦理”解释为“相生”的共存机制的,在这方面是相通的,黑格尔虽然赞同个人自由,但个人从“现实性”上永远只是伦理关系中的存在者,这一点黑格尔与儒家是有共同性的。
南昌大学孙小玲教授发言题目为“存在、实存和伦理”,她认为该著作原创性地提供了我们共思当代中国哲学的展开方式,它不只是要说明撰写伦理学通史的迫切性,而且是借写史来探讨一种普遍伦理规范的可能性,因而从实存与存在的关系理解伦理,就把伦理从东西古今之别中超拔出来,作为全人类共有的存在机制来理解。该书既对存在论提出了新解释,也为伦理普遍性(规范)提供了实存论“奠基”;它既将存在论阐释为伦理形(行)而上学,又将普遍规范奠基于实存在此的经验性处境中的真切存在问题中。
北京师范大学田海平教授发言题目为“‘道义-生存’的随附性与奠基性一一邓安庆展开‘第一哲学’面临的存在论差异”。他认为该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对道德哲学的理解方式,其中融入了邓教授自身对伦理学和道德哲学的思考,核心问题是伦理如何能够古今相通,道与义体现了什么样的存在张力。他看到,邓安庆著作中给于我们的强烈印象是本体虚无,道行无体,实存于义,而义却又在实存中随附于道,因此展开了“有底的形而上学”和“无底的形而上学”之辩证,在此意义上,他所强调的道与义的存在论差异,并非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存在论差异,他实际上是要从实存处境出发,让义在伦理生活的经验困境中以虚无、遮蔽的形式呈现出道德上的“应该”,而通过“应该存在”追寻到“道”的实在性呈现,所以作为道德哲学通史,也就是将伦理形态的“史通”退回到所有形态之基础的实存根基。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邓教授为我们进一步阐释清楚的是,伦理学的形态学与实存论根基中的“阻隔”究竟“隔”在哪里?作为邓教授最核心建构的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的三大原则:正义、爱与自由能否起到“相通”的功能?这些都涉及他所建立的伦理原则和道义实存之体系关系,需要做出更具有说服力的论证。
第二场研讨
研讨会第二场发言报告由上海师范大学乐小军副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教授发言题目为“道义存存,伦理之门 ——立人极的智慧之光”,她提出应当从中西伦理对话的角度开创新局,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一方面应当从实践出发进行贯通与创生;另一方面,针对中国伦理学一直以来在概念明晰性上的弱点,她提出,“厚概念”诠释的出现或许能为打通中西伦理互鉴、促进世界伦理学的对话提供新的可能。为此,他向邓教授提出了四个问题:伦理学如何能够成为第一哲学?从伦理的第一哲学如何可能开出世界性的新的伦理学?儒家哲学强调“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是否就已经是道义实存论的另一传统?儒家传统在立人极、求穷通方面让伦理从过分习俗化的规定中走出,有新的直觉。因此,道义实存论将如何借鉴宋儒以来的智慧之光,让中西伦理的互鉴产生更大的成果,这都是道义实存论引出的我们当今伦理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湖北大学李家莲教授发言题目为“伦理之义的情感之维”,她指出,《道义实存论伦理学》认为,剥离了伦常关系、政治关系和自然必然性的自由是伦理规范之普遍有效性的地标,然而,该地标缺乏作者描述的伦理之义的现实性、自然性、社会性等内涵,为了解决该难题,唯有超越伦理理性主义,在证成心灵的情感本性后,把伦理理性主义与伦理情感主义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基于该书分析的伦理之义为道德确立普遍有效的规范原则。
武汉大学杨云飞教授发言题目为“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的当代意义”,他认为从总体上看来,当今的伦理学存在着过度碎片化的问题,伦理学失去其根基,而书中对伦理学词源进行的分析恰恰是为伦理学提供一个共同的安身立命之所。最后,他就书中所提“正义、自由和爱”三个原则的的次序以及随其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第三场研讨
研讨会第三场发言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网李秀伟老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许家星教授发言题目为“读《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的感想”,他认为该书的哲学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史背景,是对黑格尔哲学研究方法有意识的继承和发展。“道义实存”强调把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和作为个体生存的存在论相结合,是对分裂的西方伦理学的深刻反思。他提出两个问题:首先,如何看待学者们对于“忠恕之道”的“权力意志的自我中心主义”的批评;其次,面对道德原则发生冲突的情况,儒家伦理学是否存在着一种可以化解冲突的新形态?
清华大学李义天教授认为,邓安庆教授的“道义实存论”是一种极具锋芒的伦理学立场,《道德实存论伦理学》是一本学术主张颇为明确甚至锋利的原创性作品。这种“锋芒性”既体现在作者试图从第一哲学视角重新阐释伦理学基础理论的学术抱负之中,也体现为他主张从存在本身“跃迁”到实存之义,并以正义、爱、自由三大伦理原则来贯通西方伦理学史的学术努力之中,还体现为他对不同伦理学形态和进路的明确臧否之中。李义天教授认为,该书立场鲜明、观点鲜明,不搞四平八稳、滴水不漏的理论,令人印象深刻。
上海师范大学乐小军副教授发言主题为“‘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为何在我们时代特别重要?”,他认为邓安庆教授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在我们时代特别重要,不仅在于它通过激活哲学史上的思想资源,为新思想提供了一个发生域,而且在于它对存在论与伦理学的关系作了一种创造性的转化和重构,即存在的意义在于如何为自己的此在生存提供正当性辩护,我的存在何为没对他人的存在造成威胁和损害,因而生存的正义性是伦理学必须首先辨明的原则,没有正义就不会有伦理生活,更不会有善好的伦理生活,在此意义上,确实是伦理为存在奠基,如果伦理学不把正义当做第一原则,行动的道德性是十分可疑的。
第四场研讨
研讨会第四场发言报告由北京科技大学姜晶花副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张霄教授发言题目为“对道义实存论中‘应是’/‘应在’概念的理解与反思”,他肯定了《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的述史意义,它不仅使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有了自己的历史,而且还纠正了伦理学史作为哲学史附庸的不健康传统。接着,他提出了自己对于道义实存论之应然逻辑的理解,并提出了书中所述两种应然逻辑的融贯性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朱会晖教授发言题目为“实践的形而上学与实践的实在论”,他认为邓教授将存在论和道义论相统一,阐明存在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蕴含道义,伦理始终在历史中或多或少地发挥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从而在把伦理作为存在之机制的意义上,把伦理学确立为第一哲学。他重构了康德实践的实在论,认为关于本体的理念进入了经验世界、通过对现实实践的规范性导引而获得其自身的实在性,经验概念之实在性的验证需要实践的能力,先验认识形式的实在性则以经验对象的现实性为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吕超副研究员发言题目为“逻辑的顺序与历史的顺序:伦理学通史的三大原则”,她主要讨论了古希腊的正义原则,以及基督教和天主教会的评价。她主要通过希伯来《旧约》关于对弱者的正义、对奴隶的释放和对外邦人的正义,批评了邓安庆教授关于爱的伦理过多地依赖基督新教的阐释之弊端,同时也认为对eros之欲爱的阐释,也有过渡理性主义的倾向,实际上在天主教中,对创世主的爱也是有欲爱成分的。她还针对邓教授对恩培多克勒的爱与争如何构成存在原则,发表了她的看法,对邓教授书中的解释提出了质疑。
第五场研讨
研讨会第五场发言报告由上海师范大学乐小军副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刘作副教授做了题为“伦理学如何有历史?——读《道义实存论伦理学》有感”的报告,论述了这部著作是从自身提出的哲学原理来建构伦理学发展的历史,而不仅仅是罗列道德哲学的材料,有非常强的哲学问题意识,以哲学的问题意识展开伦理学历史的梳理,因而是把观念史的变迁与伦理生活史的内在历史关系清楚地建构起来了。在这种建构中,揭示了历史背后人类生存面临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只有人类有历史,因为只有人类才有自由能力由己地开启伦理生活,因而伦理学需要以形而上学为基础,伦理学的发展是逐步走向对自由自觉地的自我认识。期待此系列后面的著作会对这部著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做出深入讨论。
湖南师范大学胡好教授发言题目为“康德哥白尼式革命与形而上学”,认为邓安庆教授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入手,引出他的道义实存论,而他从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的角度对之进行补充。康德的任务也是重建形而上学,他利用的是哥白尼式革命。这一革命刚开始发生在知识论领域,但在形而上学中拥有积极的效果,即给出知识和非知识的区分,并将真正的存在放到非知识领域。为了把握真相,康德在形而上学中爆发革命,直接从非知识到非知识,从存在通达存在。这便是实践,伦理学。康德在知识论-伦理学的结构中重建形而上学,从摧毁旧的知识论意义上形而上学走向邓教授所指出的“行而上学”的建构。
山东大学尚文华教授发言题目为“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与绝对伦理学”,他认为如果在现象学-存在论-解释学视域中尝试给出斯宾诺莎、黑格尔意义上的绝对伦理学,它首先需要过生存论这把“刀”。若绝对伦理学是可能的,它应该能在更深的层面上深化邓老师意义上的普遍伦理学,或者说,从生存论到一般存在论的突破中检视普遍伦理学或许是有意义的。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与绝对伦理学在诸多内容上是交叉的,只是一者更侧重存在所展开的实存,一者更侧重善自身的存在,并且善自身需要得到生存论,以至现象学-存在论的见证。
天津大学马明副院长发言题目为“也说‘伦理觉悟之艰难’”,他认为道德哲学通史也是人的伦理觉悟的发生史。伦理觉悟之艰难首先在于形而上学传统的欠缺,需要重建精神家园。人还可以在有种意义上处于不能自制的状态,需要下功夫让理性重掌灵魂。伦理觉悟还需政体与品质的匹配和良性互动。
第六场研讨
研讨会第六场发言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黄钰洲老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李科政副教授发言题目为“关于道义实存论的若干思考”,他赞同邓教授在书中所体现的对于传统伦理学叙事的不满,认为伦理学叙事不应像历史博物馆一样,按照时间顺序做罗列。此外,他向邓教授提出了道义实存论如何能够具体地贯彻到当代英美伦理学的思考和疑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涛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伦理学与形而上学相结合的一个现代形态”,他认为该著作为中国伦理实践领域构建了理论框架,是一个具有独创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的思想体系。针对该体系,他提出了几个问题:首先,道义实存论伦理学是伦理学与形而上学的结合,还是区别于二者而新生的第一哲学?其次,道义实存论是一个能够解释古今的普遍框架,还是一个仅适用于当下的现代形态?
深圳科技大学邓盼老师发言题目为“《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第三章德文翻译Lesung 片段”,涉及《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的德文版翻译问题。比如:中文原文中的“双引号”在德文版中的翻译问题、一些诸如“概念”语词的德文用词问题,以及中文复杂句如何在德文中被德国读者接受等问题,邓盼与与会者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也收获了很多译文的修改建议。
复旦大学钱康副研究员发言题目为“道义实存论视角下的纯粹实践理性之伦理性”,他认为在《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中,邓安庆老师通过“道义实存论”这个概念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元伦理学上的道德实在主义立场。或者说,虽然邓老师的立场确实可以被归入道德实在主义,但邓老师对于这一观点的论述和证成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元伦理学对于道德概念和推理进行语言分析的范畴,而是一种在形而上学的存在论和历史谱系的发生学中展开的对于整个西方伦理学史的剖析与重构。他基于邓老师对于“伦理”和“德性”概念的理解,在邓老师对“分析伦理学”的批判中展开对于道德证成的思辨维度和伦理维度的澄清,并将这两个维度代入康德哲学的语境,以试图阐明一种“伦理性”对于康德纯粹实践理性批判与道德法则演绎的意义。
研讨会闭幕式
研讨会闭幕式由赵法生教授主持。赵教授表示,在此次研讨会中,与会的各位学者围绕存在、道德、伦理等关键词展开了热烈且深刻的讨论,发表了精彩纷呈的学术观点,为推动当代伦理道德思想研究作了启发性的尝试和贡献。
邓安庆教授高度评价本次研讨会思想交锋的意义,认为学者们的发言精当有力、直指要害,对书中的内容和表达,概念和论证提出的质疑和批评,击中了内在的欠缺,每位学者都以自身对哲学和伦理的元哲学思考,为道义实存论伦理学提供了补充性的论证,这是当代中国伦理学的活的思想的一部分,是哲学本身的展开方式。他特别感谢了线上线下参会的各位同仁在年终的大忙季节、在北京最冷的时刻,克服各种困难参与这场热烈的纯学术的研讨,贡献精彩纷呈的思想洞见,期待今后与各位学者继续进行极富创见的切磋。
此后,朱会晖教授向所有参会人员表示感谢,认为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该书的主要观点和理论进行了评析和反思,展现了中西伦理对话的新视角和新思路,赞赏邓教授所采用的路径,认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借学术讨论向邓安庆教授进行的“致敬”,也是跟随邓安庆教授十年磨一剑的执着精神和整合“古典”与“现代”以创新的方向而继续前行的一次实践。
至此,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研讨会在掌声中圆满落幕。
相关阅读
每周书介
邓安庆《道义实存论伦理学》(《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十卷本——导论卷)
中国社会科学网
“道义实存论伦理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编辑 | 莫凡
修订 | 王小蝶
责任编辑丨汤克凤 隋艺菲